轴承技术百科:滚动轴承生产过程
一、各种轴承主要零件的加工过程:
1.套圈的加工过程: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管料(有的棒料需经锻造和退火、正火)----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精研或抛光----零件终检----防锈----入库----(待合套装配)
2.钢球的加工过程, 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过程为: 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3.滚子的加工过程 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 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4.保持架的加工过程 保持架的加工过程依设计结构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下述两类:
(1)板料→剪切→冲裁→冲压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喷丸或串光→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实体保持架的加工过程:实体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可分为下述四种毛坯型式,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管料、锻件、铸件----车内径、外径、端面、倒角----钻孔(或拉孔、镗孔)----酸洗----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过程:
滚动轴承零件如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经检验合格后,进入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其过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内、外滚〈沟〉道尺寸分组选别→合套→检查游隙→铆合保持架→终检→退磁、清洗→防锈、包装→入成品库(装箱、发运)。
- 上一篇:轴承套圈锻造的常用设备
- 下一篇:精密仪器轴承结构与制动阀失灵原因分析
- 6310NR轴承_KOYO
- OH3072H轴承_SKF
- BC4B322374轴承_SKF
- RTUE20轴承_FAG
- C(CM)-UCP213-208D1轴承_NSK
- H-30205J轴承_NACHI
- 32236T196J2/DB32轴承_SKF
- 4T-HM801349/HM801310轴承_NTN
- 22310-E1-K+H2310轴承_FAG
- NCF2916CV轴承_SKF
- 7034CDB轴承_NACHI
- 48684/48620轴承_TIMKEN
- CRH64VBR/CRH64VBUUR轴承_IKO
- 24068-B-K30-MB轴承_FAG
- S71909CD/P4A轴承_SKF
- GEC400TXA-2RS轴承_SKF
- K18x22x10轴承_SKF
- GE100-SX轴承_FAG
- 8125/08231-B轴承_TIMKEN
- 23144R轴承_KOY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