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圈的回火
把淬火钢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个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过程叫做回火。
(1)回火的目的:减轻淬火内应力,防止开裂;稳定组织,从而稳定尺寸;提高韧性。
(2)回火工艺:淬火后的套圈装入回火炉(常用带风扇的空气电炉、烘箱、油炉及硝盐炉),加热到回火温度,保温2~3h,在空气中自由冷却。下表2-51是一般回火规范。
表2-51一般回火规范
名称 |
精度等级 |
回火设备 |
回火温度/℃ |
回火时间/h |
中小型套圈 |
一般品 |
油炉或电炉 |
150~170 |
2.5~3 |
C级、B级 |
油炉 |
150~170 |
3.5~4 | |
大型套圈 |
一般品 |
电炉 |
150~160 |
6~12 |
采用油炉和硝盐炉,由于生温快、温度均匀、保温时间可以短一些,1.5~2.5h,套圈出炉后须除油和除盐;采用工频(频率为50Hz)感应加热回火,因生温很快,可采用较高加热温度和叫短保温时间的工艺,连续升温至180~190℃,升温约用5min,到温后出炉冷却。
(3)高温回火:
有些轴承由于有组织、性能和尺寸稳定特殊的要求,需要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4)附加回火
经热处理的轴承套圈在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磨削应力。磨削应力使热处理后残留在套圈金属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会导致套圈的精度改变,甚至产生表面龟裂。再磨加工后,立即用低于原回火温度20~30℃的温度再次回火(但需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氧化而影响表面粗糙度),可以及时消除磨削应力,进一步稳定组织,提高套圈精度稳定性。这种回火叫附加回火。
附加回火的保温时间和回火次数应根据轴承精度等级和零件尺寸来选择:一般品为3~6h一次,B级和C级为15~24h,2~3次,附加回火规范和工艺可参考2-52及2-53
表 2-52一般套圈回火规范
套圈尺寸/mm |
有效厚度 |
~6 |
6~12 |
12~20 |
20~ |
设计外径 |
~100 |
100~200 |
200~300 |
300~ | |
温度/℃ |
130~150 |
130~150 |
130~150 |
130~150 | |
保温时间/h |
油炉 |
3~4 |
5 |
6 |
7 |
空气炉 |
3.5~4.5 |
5.5 |
6.5 |
7.5 |
注:空气炉附加回火如发现有氧化色者,可适当缩短保温时间。
表2-53附加回火工艺
名称 |
精度等级 |
介质 |
温度/℃ |
时间/h |
中 |
P2级 |
油 |
粗磨后:120~150 |
15 |
细磨后:120~150 |
15 | |||
P4级 |
油 |
120~150 |
24 | |
P5级、P6级 |
油或空气 |
130~140 |
3~7.5 | |
短圆柱滚子轴承P6,P0级 |
油 |
130~140 |
3~7 | |
空气 |
130~140 |
3.5~7.5 | ||
P5,P6,P0级 |
空气 |
130~140 |
3.5~7.5 |
注:附加回火介质为空气时,如发现工件表面出现氧化色,应采取保护措施或适当缩短保温时间。
- 上一篇:粉末冶金含油轴承的特点
- 下一篇:转盘轴承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 9067/9194轴承_TIMKEN
- 5206ANR轴承_NACHI
- NA4924UU/NA4924U/LRTZ1201...轴承_IKO
- 5079/05185D轴承_TIMKEN
- GE1000-DW-2RS2轴承_FAG
- NNCF5032CV轴承_SKF
- N216轴承_NSK
- 23028-E1-K-TVPB+H3028轴承_FAG
- 22308RHRK+AH2308轴承_KOYO
- 6032-Z轴承_SKF
- CR90019轴承_SKF
- 24048B/24048BK30轴承_NTN
- NJ412-M1+HJ412轴承_FAG
- 23140CCK/W33轴承_SKF
- NU217R轴承_KOYO
- H3072轴承_NSK
- GK30-DO轴承_FAG
- 239/560EW33轴承_NACHI
- HK3518RS轴承_SKF
- 7003C/DB/DF/DT轴承_NT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