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进口轴承的主要破坏形式
一个进口滚动轴承不可能无限期运转下去,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进口轴承损坏。如安装不当、润滑不良、水分和尘埃的侵入、锈蚀、电蚀等都可使滚动轴承过早损坏。在安装、润滑、维护正常的的情况下,经一定时间运转后,也会出现疲劳剥落、磨损,而使轴承不能正常工作。
滚动进口轴承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1)疲劳剥落
在滚动进口轴承中,承受载荷而又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滚道或滚动体表面),由于反复承受载荷,首先在表面下,一定深度处,强度较弱的部分形成裂纹。继而发展至接触表面,使表层金属成片状剥落下来,致使进口轴承不能正常工作,这种现象称为疲劳剥落。滚动轴承最终疲劳剥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在安装、润滑、密封正常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进口轴承的破坏是疲劳破坏。因此一般所说的进口轴承寿命,是指轴承的疲劳寿命。
(2)塑性变形(永久变形)
滚动轴承承受载荷后,在滚动体和滚道接触处产生塑性变形。载荷过重时,会在滚道表面形成塑性变形凹坑,而使进口轴承在运转中产生避暑烈的振动和噪声。
外界硬粒进入进口轴承中,也可在接触表面形成压痕。此外,过大的冲击载荷,或当轴承静止时,由于机器振动等因素都会使接触处形成凹坑。可限定轴承中的许可永久变形量来决定轴承的静承载能力。
(3)磨损
由于滚动体和滚道的相对运动和污物尘埃的侵入,使滚动体和滚道表面产生磨损。磨损量较大时,使轴承游隙、噪声、振动增大,降低了轴承的运转精度,因而直接影响到一些主机的精度。因此对一些精密机械用的进口轴承,可用磨损量来限定轴承的寿命。
以上三种破坏形式是常见的主要破坏形式。其他还有许多种破坏形式,如套圈断裂、滚动体压碎、保持架磨损和断裂、电流通过形成的电蚀、锈蚀等。但这些破坏形式的出现都具有偶然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在安装、润滑、维护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形式的破坏是可以避免的。
防止滚动轴承三种主要破坏形式可通过以下途径:疲劳破坏可由额定动载荷限定期承载能力;塑性变形可由额定静载荷限定其承载能力;磨损可由限定其磨损量的大小来决定其承载能力。
- 上一篇:精密进口轴承配置需要注意的事项
- 下一篇:润滑技术:导轨的润滑
- 940轴承_FAG
- NAG4922UU轴承_IKO
- M383240D/210/210D轴承_KOYO
- YEL208-2F轴承_SKF
- SYL35TH轴承_SKF
- 222S.307-MA轴承_FAG
- 42690/20轴承_KOYO
- HR30302J轴承_NSK
- RSTO15轴承_SKF
- RCJ45-FA125轴承_FAG
- 21317K+AHX317轴承_NTN
- 6307R轴承_KOYO
- 359S/354X/Q轴承_SKF
- 319440DA-2LS轴承_SKF
- RNAO20X32X12轴承_FAG
- E32213J轴承_NACHI
- AN23轴承_NSK
- 52YM04Z轴承_FAG
- 1218KH218X轴承_NTN
- 7006DF轴承_NACHI
